當前位置:首頁  >  技術文章  >  凱氏定氮法原理ST-04B定氮儀的注意事項

凱氏定氮法原理ST-04B定氮儀的注意事項

更新時間:2020-06-18  |  點擊率:1015

定氮儀(yi) 簡介

蛋白質的測定方法,目前仍以1883年凱達爾氏(Kiedahl)發明的定氮法為(wei) 基礎,它根據各種蛋白質都具有固定比數的氮這一事實,通過對氮的測定而推算出蛋白質含量,此法所得的含氮量除了確定屬於(yu) 蛋白質組成成分的氮以外,還包括非蛋白質組成的其他有機及無機態氮,所以換算所得的蛋白質含量稱作為(wei) 粗蛋白含量,一般蛋白質中的含量為(wei) 18%,換算後即每6.25克蛋白質中含有1克氮,因此6.25成為(wei) 換算係數K,但是不同的農(nong) 產(chan) 品及其製品的實際含氮量有區別,所以不同農(nong) 產(chan) 品必須采用不同的換算係數,如花生、大豆、蠶豆、大麥、小麥、燕麥、黑麥等含氮為(wei) 17.6%,求得K=5.7,蕎麥、葵花籽、亞(ya) 麻籽、大麻籽、棉花籽、蓖麻籽等換算係數則為(wei) K=5.50,玉米、菜籽為(wei) 6.00,水稻為(wei) 5.95,上述以外的其他農(nong) 產(chan) 品的換算係數均適用6.25。盡管如此,目前世界上還沒有直接分離測定含蛋白質的可行方法。因此,迄今為(wei) 止在國內(nei) 外凱氏定氮法仍然是測定蛋白質含量的經典方法。所得結果準確、穩定。

山東(dong) 盛泰儀(yi) 器生產(chan) 的全自動定氮儀(yi) (蛋白質測定儀(yi) ),是引進消化吸收國內(nei) 外檢測新技術,結合我國國情,應用凱氏定氮法原理,采用化學與(yu) 物理學相結合完成的成套蛋白質含量快速測定裝置。為(wei) 糧食、食品、飼料、農(nong) 業(ye) 、商檢等檢測部門提供了理想的檢測設備。

注意事項

消化時如氣體(ti) 外逸,加大自來水壓力。消化密封圈每次試驗結束清洗一遍延長使用壽命。堿泵每天工作完把NaOH溶液外接皮管移入蒸餾水瓶內(nei) ,前麵套好消化管抽洗幾次,防止堿濃度過高,殘留在堿泵內(nei) 而影響壽命,也可防止單向閥閥芯粘連。待下次使用時,在蒸餾時須排出100mlNaOH,以防止一個(ge) 樣品NaOH濃度不夠。

每次試樣蒸餾結束,必須迅速取下消化管,防止消化管液體(ti) 倒吸至蒸發爐內(nei) 腐蝕電熱管。冬天必須防止室內(nei) 結冰損壞玻璃管。

側(ce) 麵加H2O 用水口的接口液體(ti) 建議用桶裝飲用水的容器中每10升水中加入硫酸鉀8克左右增加導電性。如樣品管內(nei) 液體(ti) 突然增多,蒸發爐內(nei) 水泡充滿瓶子時請排換掉蒸發爐內(nei) 的液體(ti) 再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