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  >  技術文章  >  表麵活性劑濁點測定方法原理詳解

表麵活性劑濁點測定方法原理詳解

更新時間:2024-03-11  |  點擊率:796

表麵活性劑又稱界麵活性劑,是能使兩(liang) 種液體(ti) 間、液體(ti) 氣體(ti) 間、液體(ti) 固體(ti) 間的表麵張力或界麵張力顯著降低的化合物。

方法原理:由於(yu) 聚氧乙烯醚上的氧原子能與(yu) 水以氫鍵結合,增大了而表麵活性劑的溶解度。當溫度上升時,分子劇烈運動,結合的水分子逐漸脫離。同時,溶液中的膠束量增加,當溫度升至某值時,發生相的分離,出現混濁。這種當水溶液溫度升高 時,溶液由清洗透明變混濁實的溫度即為(wei) 濁點。濁點是非離子表麵活性劑(NS) 均勻膠束溶液發生相分離的溫度,是其非常重要的物理參數。

試驗方法:標準參見GB/T5559-1993

方法 A

若試樣的水溶液在10~90℃間變混濁,購在蒸餾水中進行測定。

方法 B

若試樣的水溶液在低於(yu) 10℃時變混濁或試樣不能充分溶解於(yu) 水時,則在25%(質量分數)二乙二醇丁醚水溶液中進行測定。本方法不適用於(yu) 某些含環氧乙烷低的試樣,以及不溶於(yu) 25%(質量分數)二乙二醇丁醚溶液的試樣。

方法C

若試樣的水溶液在高於(yu) 90℃時變混濁,則需在密封安瓿(bu)瓶內(nei) 進行測定。使用密封安瓿可使操作在壓力下進行,以達到比在大氣壓下溶液的沸點還要高的溫度。

方法 D

若試樣的酸性水溶液在10~90℃間變混濁,則在濃度c(HCI)=1.0moL/L的鹽酸標準溶液中進行測定

方法 E

若試樣的酸性水溶液在高於(yu) 90℃時變混濁,則在每升含50g正丁醇及0.04g鈣離子(Ca+)的水溶液中進行測定。

試劑與(yu) 溶液

1 二乙二醇丁醚溶液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化學純,25%(質量分數)溶液

2 鹽酸溶液

3 鈣-丁醇溶液

試驗步驟

方法A:將試樣放人錐形瓶中,加人100mL蒸餾水,搖勻,使試樣WAN全溶解。

15mL試樣溶液倒入試管中,插人溫度計,然後將試管移入燒杯中,加熱,用溫度計輕輕攪拌直至溶液WAN全呈混濁狀(溶液的溫度應不超過混濁溫度10),停止加熱,試管仍保留在燒杯中,用溫度計輕輕攪拌溶液,使其慢慢冷卻,記錄混濁消失時的溫度。

方法B:將試樣放入錐形瓶中,加45g二乙二醇丁醚溶液,搖勻,使試樣WAN全溶解,操作方法同A.

方法C:稱取試樣0.5g,將試樣放人錐形瓶中,加入100mL蒸餾水,搖勻,使試樣WAN全溶解。用管吸取試樣溶液加人安瓿中,深度約40mm,用火將安瓿口封死,再用絲(si) 網將安瓿罩住,移入裝有導熱體(ti) 的燒杯中,安瓿上端略伸出燒杯。為(wei) 防止因封口不好而產(chan) 生的安瓿爆裂,在裝置前應放置安全玻璃或透明塑料保護屏。將溫度計插入加熱浴內(nei) 安瓿旁,開動磁攪拌器並加熱。當安瓿內(nei) 液體(ti) 變混濁時,停止加熱,繼續攪拌,使其冷卻記錄混濁WAN全消失時的溫度。

方法D: 稱取試樣1g, 將試樣放入錐形瓶中,加人50mL鹽酸水溶液,搖勻,使試樣WAN全溶解,再加入鹽酸溶液至最終體(ti) 積為(wei) 100 mL15mL該溶液加入試管,插溫度計於(yu) 管內(nei) ,置試管於(yu) 燒杯內(nei) ,然後用加熱器加熱,同時用溫度計攪拌溶液至WAN全不透明。攪拌使其緩慢冷卻。記下不透明帶消失時的溫度。

方法 E: 稱取試樣1g, 將試樣放入錐形瓶中,加人100mL-丁醇水溶液,搖勻,使試樣WAN全溶解再加入鹽酸溶液至最終體(ti) 積為(wei) 100 mL15mL該溶液加入試管,插溫度計於(yu) 管內(nei) ,置試管於(yu) 燒杯內(nei) ,然後用加熱器加熱,同時用溫度計攪拌溶液至完    QUAN不透明。攪拌使其緩慢冷卻。記下不透明帶消失時的溫度。

試驗結果:

平行測定結果的差值不高於(yu) 0.5℃,取平行測定算術平均值為(wei) 測定結果,將非離子表麵活性劑溶液重新變清或變乳色的平均溫度表示至小數DI一位,並說明測定時所用介質。